5月28日,李克强总理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回答就业问题时就提及了有的城市出台的流动摊贩政策。李克强总理说:“回想改革开放之初,大批知青返城,就一个‘大碗茶’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两周前,我看到报道,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
目前,各大城市已全面开始鼓励地摊经济。地摊不仅仅解决更多低收入人群的经济问题,也能促进当地的社会和谐,更能推动底层市场活力。但是,地摊经济不仅潜力巨大,同时存在一定的管理难度。目前地摊经济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地摊同质化,销售的产品种类单一且质量不高;二、地摊没有专业高效的管理,导致多种潜在的安全卫生隐患,如人员拥挤隐患、交通安全隐患、食品安全隐患;三、地摊经营时间多为夜晚,不仅会因为垃圾处理不及时导致环境污染,也可能导致噪音扰民,激发群众矛盾。
对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由政府牵头,专业培训机构承办,城管、工商、卫生、公安、交通等部门协办,开展专业培训;
二、根据人员密集情况、周边交通条件,规范化合理化设置地摊区域;
三、发放统一格式电子证件如二维码或者固定格式编号条码,便于服务管理;
四、结合地方产业,成立专用于地摊的本地小商品企业库,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展销会,促进合作共赢;
五、设立应急机制,由城管、交通、工商、卫生、公安等部门分别或统一成立应急小队,及时高效处理突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