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平台_365名品汇推荐码多少_28365官方网合肥市委秘书长任众反映,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合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县域经济的有利支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项目落地的用地需求。
根据调研,合肥四县一市用地保障面临巨大压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指标日益紧缺。上级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逐年减少,土地指标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依托“增减挂钩”来置换,但是其周期长、后备资源不足难以弥补土地缺口。以肥西县为例,每年用地计划缺口约在3000—4000亩左右。二是土地报批更加严格。新《土地管理法》严格规定了征地报批程序,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项目报批难度。
随着区划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合肥各县(市)乡政府办公场所、农村中小学、供销系统、粮食系统等公共服务机构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状况。以庐江县为例,2018年以来,该县自然闲置学校28所,占地约2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一方面是土地闲置造成的资源浪费,一方面是用地保障面临的巨大压力。为打通县域建设用地和工业、商业用地的政策藩篱,按照《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的“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土地资产处置,促进存量划拨土地盘活利用。”建议全面摸排农村公益闲置土地资源,创新处置利用,具体如下:
1、允许公益闲置土地依法依规转为经营性用地。对于面积较大的、产权明晰的闲置土地,按照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依法把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善用地手续后,直接用于县域项目招商引资。
2.统筹到县域“增减挂钩”项目。探索“增减挂钩”项目新方式,扩大“增减挂钩”项目内涵,增加项目范围,将零星分散、产权复杂、不宜直接用于建设使用的闲置土地纳入“增减挂钩”项目拆除、复垦,指标用于保障县域发展用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