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
这封信,不知道如何邮寄,但您相信您肯定能够看到。因为,您是最理解我的人。上大学时,我买了一件价值九十元的大衣,写信给您和妈妈时,妈妈把“花了90元”,看成花“花390元”。那时候,学校每月发放的38元生活补助已经足够我一个月的伙食费了。看着异常激动的妈妈,您认真地读了一遍信,十分肯定地对妈妈说,“我的女儿,我了解,她舍不得花390元买衣服的……”,爸爸,感谢您的信任和理解。
亲爱的爸爸,虽然您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但我总感觉您依旧在我们身边。
昨天早晨排队买油条时,排在前面的老人与我搭讪,“听你口音,应该是黄麓那边的人吧?”客居巢南已经二十多年了,乡音依旧未改。我告诉他家住轧花厂,他追问道,“你是不是全福家姑娘?”我回答是,他竟然满面欢欣,对我说:“你父亲是个好人啊,以前我们在厂里扛大包,你家父亲非常照顾我们……”亲爱的爸爸,我听到来自陌生人对您的赞誉,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小时候,大哥带我和二哥从黄麓回老家,中途在临湖中学旁边的小店里歇脚,每人买了一瓶汽水。二哥顽皮,不用开汽水的扳子,偏偏要耍酷,把汽水瓶放在桌角磕掉瓶盖,“啪”的一声,瓶盖是磕下来了,但瓶口也缺了一小块,店主要我们赔汽水瓶的钱。大哥向他求情,店主一口咬定,“必须赔!”过了一会,他问我们是谁家的孩子,大哥说出您的尊号,店主“哦——”的一声,态度缓和了很多,还对我们说,“早知道是全福家的,汽水钱都不要你们的!”原来您当年下派到他们村做工宣队工作,全村人都夸你为人厚道,能够助难济困。后来,那个村里老老小小的人都叫您“三爷”。您当年在那里的工作关系,已经演变成现在全村人与我家的亲戚关系。店主越是不要我们付钱,哥哥偏要付钱,还把瓶子的钱也赔了。大哥回来告诉您这件事,您夸我们做得对,还说,别人越是对你好,越不能让人家吃亏!您的“吃亏是福”的为人处世之道,虽然不是您亲口传授与我,但自小以来,从我所见、所闻、所感中,已经深入骨髓,我也从中得到很多意外的收获。
亲爱的爸爸,感谢您对我一直以来的宠爱。小时候,寒冷的冬天,您总是在我起床前,就把棉衣、棉鞋烘烤得暖烘烘的。从温暖的被窝里钻出来,套上暖和的棉衣棉鞋,让我的童年有了温暖的记忆,也养成了不赖床的好习惯。
前几年,一位年轻的独居母亲外出打牌多日未回家,竟然把关在家里的两个婴幼儿饿死了,审判席上,那个年轻人哭诉着:“没有被爱过的人,如何学会去爱别人?”……亲爱的爸爸,感谢您给我的百分之百的爱,从来不曾打骂过我,让我享受满满的爱的同时,也学会去爱别人。我们现在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亲友同事友善和睦,与您的言传身教分不开!
最最亲爱的爸爸,虽然不记得您牵引我、教我学步的情形,但您陪伴我,与我们一起做游戏的场景,常记心头。但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您就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导师。
高考临近,我变得烦躁不安,您非但没有批评我的坏脾气,反而等我安静下来后,过来与我交流谈心。我告诉您,很多数学题目做不出来,别人却能做出来,这让我心生惶恐。您用书桌上的文具盒和墨水瓶打比方,分析给我听:“你数学题目做不出来,别人语文题目做不出来,就像你有文具盒,我有墨水瓶一样。你不仅要看到我手里的墨水瓶,还要看到你自己拥有的文具盒……”天啦,您居然把这个问题分析得如此通透,我的心中豁然开朗,并且不再焦虑不安。后来,我静下心来,埋头一门心思做题目,心无旁骛。那一年高考,数学满分120,我考了119,爸爸,这是您的功劳!
还记得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是您挑着行李送我到单位报道。一路上,您对我谆谆教导:“将人心比自心,家长学生都希望遇到认真负责的老师,你当学生的时候是这样的,现在当老师了,就应该当心目中的好老师……”爸爸,您的话鞭策了我,成为我教师生涯的座右铭。我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您的引导和督促。
这样的事情多得写不完,最最亲爱的爸爸,您猝然离开我们,我感觉我的灯塔倒掉了。在以后的大半年时间里,我每隔两三天就能梦见您。在梦里,您还是那么温和敦厚,善解人意……无论在梦里,还是醒着的时候,我总是分不清,您是不是真的离开我们了。
每次翻看您的照片,我总会禁不住泪流满面。在我的心中,对您,除了无限的怀念,还有满满的敬意和感激,您是一位没有瑕疵的好父亲,我真的太幸运了,今生能够做您的女儿。亲爱的爸爸,我祈求您,来生,还让我做您女儿,好吗?……
愿今晚能再次梦见您!我最最亲爱的爸爸!
(巢湖市“书香满庭芳·奋斗新征程” 女职工读书征文活动家书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