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于瑶岗总前委旧址的四点建议

        点击量:7922 发布时间:2008-09-16 14:08:29

        合肥市瑶岗总前委旧址和渡江战役纪念馆,是目前合肥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全国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自1985年8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目前已对外接待了300多万人次,但由于文通不便,公交车不通,许多慕名想去参观的群众,都不能如愿以偿,因此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一、拓宽公路,开通公交车。瑶岗总前委旧址,位于肥东县撮镇辖区内,距主干道合马路有2.8公里,目前仅有一条乡村公路相连,穿过淮南线的公铁立交涵洞太窄,除小汽车外,一般汽车均无法通过。因此,亟需拓宽合马路口至瑶岗总前委旧址的2。8公里的公路,拓宽公铁立交涵洞,使普通车辆通行,并开通合肥市到瑶岗总前委旧址的公交车,以方便广大群众参观游览。
        二、属地管理。为适应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对“旧址”的管理要打破传统的旧框框,实行“属地管理”,即由目前肥东县文化局管理,改变为县文化局委托瑶岗社区或撮镇文化站来管理,不设行政级别。其好处有:一可减少肥东县文化系统的人员开支,目前,旧址管委会属正科级事业单位,有14人,正式编制6人,均由县文化局委派,每天早上从肥东县城赶到几十公里外的瑶岗村来上班,下班再返回县城,劳民伤财。二来由于“旧址”从发掘到建设再到管理均由瑶岗村委会现瑶岗社区的人一手操办的,现主要讲解员也是原调查旧址的两位退休老教师担任,由属地管理,更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而且效果好节省开支。
        三、原址建馆。在瑶岗总前委旧址的基础上,国家决定拨款1。5亿元,修建渡江战役纪念馆,但目前合肥市打算渡江战役纪念馆不修建在“旧址”,而在滨湖新址新建纪念馆,这虽然对滨湖新区建设有好处,但对“旧址”却是“釜底抽薪”,无疑会大大减轻“旧址”国保单位的“分量”。也必然会遭到一些老同志的反对。其实,“渡江战役纪念馆”,江苏省也曾打算兴建,因解放南京是“标志性”的战役,也可建在南京,正是考虑渡江战役的指挥部总前委在安徽,所以后来中央才决定把“渡江战役纪念馆”也安排在安徽,现在修建纪念馆却在新址修建,必然会出现许多文物也要分家的现象,不利于总前委旧址的完整性。
        四、广征文物。渡江战役主要是二野和三野打下的,其三野的前身是新四军,新四军解放前主要活动在安徽,在我省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基础,电影渡江侦察记的故事也发生在安徽。因此,将继续对瑶岗村民进行广泛的革命文物征集外,还应在全省乃至全国广泛征集渡江战役的文物及故事,参加渡江战役的不少是新四军老同志,他们现仍有不少还健在,应抓紧发掘,对这些老革命进行采访、收集、整理他们参加渡江战役的经历,以便充实纪念馆。

        点击获取原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