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民主党派组织的换届工作又将展开,这是民主党派继1997年之后的第五轮政治交接[1]。历史上,党外人士在国家政权的建立和经济社会的建设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也始终把统战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尤其是十八大以来,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使党外人士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在国家政权机关和人民政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民主党派领导干部队伍的引领和标杆作用。本文以某设区的市民主党派领导干部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2]收集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梳理出当前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成长模式,分析各种模式的优劣高下,探求其成长过程中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以期帮助有关部门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和时代要求创新工作方法,优化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成长路径,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聚力。
一、当前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几个成长路径
某市民主党派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为53.4岁[3];获得博士学位的占3.62%,获得硕士学位的占32.14%,拥有本科学历的占57.14%,拥有大专学历的占7.1%;他们中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数占领导班子总人数的56.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某市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年龄、文化层次、专业技术水平等各方面整体素质较往届有了整体的提升。
图1 某市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学历结构
从他们的简历可以分析出,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成长经历大多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专家学者型
专家学者型领导干部是指在高校或者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教育教学、科研、技术、医疗等工作,随着学术事业的发展,在党派中地位也不断提升的领导干部。民主党派成员的发展对象从源头上决定了党派成员中各领域、各行业的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员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民主党派领导干部中专家学者型的领导也是占比最多的,达到44.46%。案例:某党派主委,本科毕业后在高校任职,历任助教、讲师,期间获得硕士学位,在担任副教授期间加入民主党派,2年后成为党派主委。
成长轨迹:本科毕业——助教——讲师——副教授——加入民主党派——教授、硕导——主委——省委常委——市政协副主席。
(二)行政型
行政型领导干部是长期在政府部门或党派机关工作,在行政工作中锻炼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行政型的民主党派领导干部占29.63%,在几种成长类型中位居第二。案例:某党派主委,毕业后在区某局任办事员,12年后任副区长、区某局局长,在副区长任上加入党派,1年后成为副主委,在党派中进一步发展为主委,现为市政协副主席。
成长轨迹:大学毕业——办事员——科员——区某局副局长——区长助理——区某局局长——副区长——加入党派——副主委——市某局副局长——主委——市政协副主席。
从这一成长轨迹中,可以清晰得看到这位主委在行政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与中共干部一起竞争、一起成长,加入党派后,本职的行政工作与党派工作互相促进、共同提升。
(三)并进型
并进型是指专家、学者、科研技术人员或者行政岗位人员一边在专业领域或本职岗位上发展、进步、不断建树,一边在党派中从一名普通成员做起,在基层组织锻炼成长最终走上党派领导岗位的情形。并进型成长模式占14.81%。案例:某党派主委,大学毕业后在医院工作,担任主任医师期间加入党派,而后一边在本职岗位上进步,成为科主任、副院长、院长;一边在党派中从普通成员、支部主委、副主委一步步成长,现任党派主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成长轨迹:本科毕业——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主任——副院长——院长;
党派普通成员——支部主委——党派副主委——党派主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这一类型的领导干部都有着两条齐头并进的成长路线,同时在专业领域、本职岗位与在党派体系内发展,积累双方面的经验、经历,对领导干部的精力、能力、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都是不小的考验。
(四)复合型
复合型是指民主党派领导干部在成长的进程中,因为工作或者组织培养的需要,不是单纯按照专业领域或者行政系列直线向前发展,而是在专业领域和行政岗位多个平台交错发展,经历多种形式的锻炼。复合型模式在民主党派领导干部中所占比例较低,仅为7.4%。案例:某党派副主委,本科毕业后,先是从事教学工作,后调任某局行政岗位,2年后又回高校任教,被评为副教授后加入党派,后成为高校副院长、党派副主委。
成长轨迹:本科毕业——专科学校助教、讲师——市某局科员——高校任教——副教授——加入党派——系副主任——副校长——副主委。
复合型兼具专家学者型和行政型的特质,集聚前两种类型的优势。从这一类型领导干部的成长轨迹中,能清楚地看到组织的培养在个人成长中所起到的外部推动作用。
(五)其他类型
外地民主党派领导干部还有空降型模式,即之前的个人成长轨迹与党派无关,因为担任党派领导职务的需要而加入党派并火速提拔为党派领导干部的情况。空降模式产生的领导干部对于党派工作而言,弊大于利。笔者高兴的看到自己所调研的某市民主党派领导干部中没有这种类型。
其他类型的成长模式,还有来自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锻炼成长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党派事业作出很大贡献的领导干部。
图2 某市民主党派领导干部成长模式比例
二、成长模式分析
上文中归纳的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五种主要成长模式,每种模式都各有优点和不足。分析各种模式的优缺点,有助于组织部门、统战部门通过积极的引导、帮助和有意识的培养、锻炼,为民主党派干部搭平台、补短板,提升五种能力[4],建立更加科学的干部结构体系。
(一)专家学者型
民主党派发展成员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部门和文化艺术界,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多,行政管理类人员少。这些领域中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的人数最多,他们大多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社会知名度,被称为“三高人员”。
专家学者型的领导有两大优势:一是界别特色强,如前所述,他们是各自领域的骨干甚至是领军人物,在学术上有较高的知名度,能充分体现民主党派的界别特色;二是见识广、思路新,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知识层次高、结构新,眼界开阔,容易接受新的观念,有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工作有新思路。
专家学者型领导也有一个明显的劣势:他们缺少行政管理的经验,组织领导能力较弱。担任党派领导后,将面临从科研到从政的转变,行政和管理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要当好领导干部,需要学习其它领域的知识和锻炼多种能力。走上领导岗位后,边干边学边摸索总结,这一过程不短,影响了政治交接后党派工作的顺畅、高效地开展。
这一类型的领导干部需要实践锻炼,组织在其专业领域发展的过程中,给予机会让他们走出专业的圈子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增强其行政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二)行政型
行政型领导干部具有三大优势:一是政治素质好,行政型领导在政府部门等行政岗位或党派机关工作,切身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实践,能自觉与中共中央保持一致、同心同德,有很强的合作共事意识;二是行政能力强,长期在本职岗位上的实践锻炼使得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尤其出色;三是党派基础好,在党派机关工作的同志与党派成员联系密切,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在行政机关的同志能发挥自身信息广、站位高的优势,在参政议政方面作出贡献,赢得党派成员认同。
行政型领导的劣势是界别特色不突出,需要强化专业素养,增加工作阅历,多岗位锻炼,下基层锻炼,接受急难险重任务的锻炼。
(三)并进型
并进型领导干部在专业领域和党派中双线发展,具体到个人,对两条成长路线有不同的侧重——或侧重于专业发展,在学术上有突出的成就,或侧重于党派发展,在党派中有完整的成长履历。他们加入党派时间较长,从党派的普通成员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在党派中有一定的影响力,积累了较好的群众基础。并进型领导兼具专家学者型和行政型两者的优势,是较优的成长模式。
(四)复合型
复合型领导干部大部分开始是专家学者型,在其专业领域快速发展的时候,进入组织的视野,成为重点培养的对象。组织有意识地给这类干部提供多平台锻炼的机会,通过交流、挂职等方式担任一定行政职务,提升行政管理和组织领导能力;或者根据岗位需要,给行政型的领导干部量身订制培养深造的机会。复合型领导干部具备上述各种类型领导干部的全部优势,拥有最理想的成长模式。可惜的是,目前这种成长模式的民主党派领导干部占比最少。
(五)其他型
其他类型的成长模式中,出现最多的是空降型。空降型领导干部的出现是党派换届中的“非正常现象”,遭到大多数党派成员的反对和反感。这种类型存在的原因是党派内部没有合适的人选或者组织上给党派后背干部的台阶太少,没有具备相应级别的人选。问卷调查中,对空降干部产生的原因,有2/3以上的人认为是后者。
空降型领导干部劣势明显:缺乏党派感情,不熟悉党史,对多党合作制度认同程度较低;在党派内缺乏威望,没有群众基础;缺乏参政议政的能力和经验。空降型领导干部需要先补党派理论,再补党派感情,还需要提升参政议政水平。我们高兴地看到,调研样本中不存在这种类型的领导干部,希望今后也尽可能不出现这种类型的成长模式。
总结、分析当前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成长模式,一方面为民主党派领导干部自我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提供了方向,更重要的是为组织有针对性地培养和选拔民主党派干部提供了工作思路。建立科学的成长模式结构:有数量很少的代表性突出的并进型;有相当数量的拥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活动协调能力、熟悉党派工作的行政型;有最多人数的复合型。建立起一支政治素质好、代表性强、学术造诣高、参政议政能力强、敢创新、有活力的民主党派干部队伍。
三、几点具体建议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结构的转型对统战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统一战线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最大限度把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和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上来。立足调研情况,具体到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培养使用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选人、用人观念上破旧立新
调研中,有不少党派成员反映,某些过时的、陈旧的人才观依然盛行,对人才评价标准仍旧坚持唯身份和资历,对政治素质、知识结构、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重视不够。
从巩固壮大新时期、新阶段统一战线的高度来认识民主党派干部选拔、任用的政治意义,从加强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来认识民主党派干部选拔、任用的战略意义,树立助推民主党派干部成长的责任意思和紧迫意识。
对民主党派干部的任用,在观念上破旧立新:一是要破除论资排辈观念,大胆任用基层干部、年轻干部,为党外干部队伍注入更多活力;二是要破除任用民主党派干部就是为了完成任务、“配班子”、“政治插花”的狭隘用人观,真正把政治坚定、能力强、敬业奉献、有责任意识的同志选出来、用起来,把党外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发挥出来;三是要破除短视用人观,强化“任用一个人,影响带动一大片”的观念。
(二)在教育培训上推陈出新
问卷调查中,有半数以上的民主党派成员认为党外干部培训机会少、培训内容单一。当前,社会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新的阶层不断涌现,统一战线范围不断扩展,培训教育工作也要持续创新,才能适应民主党派干部成长的新需求。
1、培训形式上的创新。在传统开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委托社会主义学院培训等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利用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开展教育培训。例如,开发手机APP,将理论培训课程、统战权威期刊、人民日报资讯等内容纳入其中,实时更新,学员也可在线提交学习心得、讨论交流。以高科技手段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常态化培训。
丰富传统教育形式,适应不同对象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方式,增强针对性:与安徽省领导干部在线教育等平台合作,将民主党派干部完成的学时、学分纳入个人培训考核指标;除社会主义学院外,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所、机构合作办学,兄弟省市之间联合办学、异地培训,取长补短、加强交流;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系统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中,将讲授式与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教学相结合。
2、培训内容上的更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提高民主党派干部履职能力、统一战线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贯穿培训全程的核心内容。针对新时代的民主党派干部思想更加活跃、知识结构更加完整,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等特点,教育培训必须增强时效性:紧跟国际国内形势,紧贴经济社会发展,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个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将培训内容向经济、文化、社会领域拓展,向实事教育、专业知识、领导能力提高方面转变,做到民主党派干部需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三)在实践锻炼中提供新舞台
实践锻炼是干部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干部能力、水平快速提高的最有效途径。调研中,访谈对象普遍反映,实践锻炼方面,党外干部的机会和途径很少,受身份限制,某些轮岗、挂职的岗位不适合党外同志。民主党派干部无论是基层工作经验的积累还是实践能力的锻炼都难以与中共干部齐步。
组织部门应当关注民主党派干部的实践锻炼,根据民主党派干部成长规律,把民主党派干部的工作安排与有针对性地提升其素质、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使用与锻炼同步考虑。搭建成长台阶,有意识地把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民主党派干部提前安排到必要岗位进行培养锻炼,弥补行政管理和组织领导能力的短板。通过有目的的轮岗、挂职,有计划地安排党外领导干部在政府机关、司法机关交流任职,促使民主党派干部不断转换角色,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培养造就政治信念坚定、知识能力全面、工作作风扎实、领导艺术高超的复合型民主党派领导干部。
(四)在选拔任用中突破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大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使用工作力度。
民主党派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组织部门、统战部门在严格落实中央相关政策和文件的基础上,创新思路,大胆突破。例如,建议上级部门进行顶层设计,规定民主党派干部的配备可以突破职数限制,或待民主党派干部配齐后,再调整到规定的职数要求。理由之一,民主党派领导干部与党内干部相比,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民主党派领导干部不仅多是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在党派成员中具有相当的威信,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号召和影响一大批所联系的、作为统战对象的群众。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任用有利于积极引导所联系的广大成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既要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也要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依法参政议政,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理由之二,由于当前种种因素所致,民主党派干部与党内干部相比成长不易。针对当前民主党派干部规模不小、人才不少,但高层次人才储备不足的现状,应当抓住民主党派干部自身发展的黄金期,在其成长轨迹处于上升通道并接近巅峰时期及时任用,避免因任职届期、职数等限制,错失人才,给发展造成实实在在的损失。
创新,不仅仅指巨大变革,也包括新颖而适用的理念、观念、具体做法,具体工作上的创新在短时间内更容易实现。将经过实践检验的创新经验及时固定下来、积累起来、推广开来,必将实现统一战线干部工作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好新形势下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2015年5月27期。
(3)郑宪,《中国参政党建设新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4)武士俊、刘燕,《民主党派新一代代表人物的特点、成长规律及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第4期。
(5)浙江省委统战部、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新一轮政治交接中民主党派领导干部成长规律研究》。
[1]“政治交接”是1997年由费孝通等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提出的,目的是在民主党派的新老交替中传承、延续与中共长期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
[2]问卷的发放对象为社会主义学院党外中青年干部专题培训班学员、各民主党派成员。访谈对象为市委统战部相关领导,党派部分主委、副主委,部分民主党派成员。
[3]数据采集时间截止2016年9月。
[4]五种能力: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