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决定》还强调了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近年来我国企业数量急剧增加,企业家群体不断壮大。例如,2016年平均每天新登记的企业数1.51万家。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要求。同时,2017年9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首部聚焦企业家精神的文件《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导下,以企业家精神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能很好地契合政府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自我发展需要,是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新思路。
1.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特征
在Schumpeter眼中,企业家精神代表着一种适应市场风险挑战不断进行创新活动的品质,企业家成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载体,是推动社会进展的强大力量。Lumpkim等(1996)通过总结美国企业组织的经验,提出了公司企业家精神5大构成要素,即冒险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变革精神和竞争性精神。吕爱权(2006)把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五大精神: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创业精神、英雄主义、宽容精神。纵观已有文献,企业家精神主要围绕着以下特征:
(1)风险承担精神。Cantillon(1775)指出企业家需要具备承担风险的能力。Schumpeter& Casson(1934)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中也包含有对企业家行为承担风险、挑战不确定性环境特征的认可。我国学者张维迎(2014)指出企业家的冒险绝不是赌徒式的孤注一掷,而是以全面掌握有关事业的知识和谨慎周密的判断为基础,比他人抢先得到获取利益的机会。因此,我们可以说,风险承担精神是企业家的基本素质。
(2)创新精神。企业家在应对不确定性与风险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创新,“创新精神”作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熊彼特和德鲁克强调企业家精神本质是创新。创新体现了企业家要么进行新的创造并加以落实,要么挖掘客观存在的机会加以利用的决策特征(Schumpeter,1934;Baumol,1968)。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16)指出当前企业已进入创新活跃期,企业家应努力提高自身创新思维与方法水平,提高创新管理能力、激发持续创新动力。因此,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其实是一体两面的、互为表里的关系。
(3)责任担当精神。姚祖军、蔡根女(2004)认为企业家精神既包括创新精神、合作精神,也包括敬业精神和济世精神,它涵盖了企业家能力,同时又有着更多的内涵。真正的企业家对自己的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并不崇尚官本位意识,不会把事业的成功作为当官的跳板,他们崇尚扎实, 反对哗众取宠。对于当前的中国企业家来说,迫切需要树立一种责任担当精神,把经营企业当作自己的长远事业。
2.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企业家精神表现以及存在困境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导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更加庞大而多元。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新的社会阶层中的重要部分,其影响力涉及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文化价值等领域,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着力点。
总结非公经济人士群体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有务实创业的精神,多年来坚持少说多干、低调务实、吃苦耐劳,努力传承走正道、办实业的创业传统,用扎扎实实的行动赢得实实在在的发展;二是有创新兴业的特质,坚持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在与时俱进中抢占发展先机,努力做强实业、做大主业、做长企业;三是有诚信立业的品格,无论顺境逆境,都把诚信作为安身立命、建功立业的唯一商道,以奉行诚信立人、立企、立业;四是有大德强业的抱负,坚持义利兼顾、德行并重,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正是这样的企业家精神推动了我国经济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诸多民营企业遇到要素成本增加、生产经营困难、创新意愿和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困境,具体表现为:
(1)创新精神不足。部分企业家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老一代企业家,或者因文化基础较弱,思想滞后,没有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或者过于关注当前利益,安于现状,害怕承担风险,而缺乏了创新的动力。
(2)代管理知识缺乏,缺乏核心竞争力。大多数处于成长期的民营企业是家族式的治理结构,主要由家族内的亲信占据着财务、营销及人事等部门重要职位,缺乏现代企业竞争观念和制度,不善于把现代管理知识植入企业的管理中。同时,仍有大量民营企业集中在产业的中下游,缺乏关键技术与工艺创新。
(3)政策支持不足,法律制度不健全以及社会责任意识不足等。目前政府政策的配套措施还不是很到位,政策落地效果还不是很好,部分企业家容易通过寻租手段为企业谋取出路,背离企业家精神之道。此外,第一代企业家大部分是在非公经济发展的初期崛起的,当时法律制度并不完善,部分非公经济人士和企业法治思维欠缺,诚信意识缺失。
3.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路径研究
(1)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正确引领非公企业经济人士价值观,树立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从政府、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商会)、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自身三个层面全方位着手,面向实际,以教育为先导,以创设优质、和谐、健康软、硬环境服务及加强自律为载体,逐步建立、健全非公经济人士的价值观引领机制。首先,在经济新常态下,构建良性互动的政商关系。政府可以制定更多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政策,使企业渡过现阶段经济下行的难关。其次,政府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撤销不必要的审批手续,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加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方面的建设,使非公有制企业得到更多更平等的机会。最后,通过教育引导,使非公经济人士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通过弘扬和宣传成功的非公经济人士典型事例,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更好的弘扬企业家精神。
(2)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理论共识;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形成行动合力;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引导作用;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发挥工商联的引导作用;发挥典型示范的引导作用。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才能使非公经济人士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非公经济人士是一个非常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群体,有数据表明,我国 65%左右的专利发明、70%左右的技术创新和 80%以上的新兴产品,都是由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他们在为自己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他们理应得到社会的认可,特别是应得到社会的尊重。
(3)充分发挥统战部、工商联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纽带作用。对非公经济人士加强政治引导,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一方面继续加紧培养有识之士,一方面发挥统战部、工商联等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大政治安排力度,提升对政治和体制的认同度,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积极培养和发展有条件的优秀的青年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入党,以带动更多非公经济人士的加入,坚定理想信念,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科学谋划企业发展。同时,发挥统战部、工商联对国家政策理解深入的特点,帮助非公经济人士深度解读国家的重大政策、实施细则等,更好的了解和运用国家优惠政策,分析和解读政策变化和未来市场资源配置的调整趋势,并帮助争取各种政府政策扶持,积极促进了非公经济人士与政府的关系,使非公经济人士更好的实现社会价值,弘扬企业家精神。
最后,创建一支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是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对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意义重大。